北漂开“很久以前”烤串店,6年卖到6个亿
夏天,是一个非常适合吃烤串的季节,有人吃就有人做,宋吉就是那个做烤串的人,当他开了自己的第一家烤串店的时候,已经从最初的6万原始资金发展到年业绩4亿,估值6亿,暴涨一万倍了。
初到北京的宋吉,虽然想着有一番自己的事业,但还是先生存下来,然后寻找机会,他刚到北京时,找了一份度假村服务员工作,这个机会终于被他等到了,在老家探亲的时候,宋吉在内蒙古一家小烤串店看到了一台新奇的设备。那是一台自动烤串机,只要把烤串放进凹槽,齿轮会带动烤串自动旋转。宋吉眼睛一亮,宋吉准备大胆开始自己的事业了!第一次开店,遭遇了种种菜鸟问题。
一开始,宋吉也没有多少资金,从成本角度考虑,选一个相对租金费用没那么高的地方,毕竟当时没有多少钱。宋吉身边所有的家当,是靠打工辛辛苦苦攒起来的三万元。算下来,开店怎么也得要六万元。由于资金没有那么多,于是就找身边的朋友借了三万元,凑够了六万元。第一家“很久以前”终于开张了。不过开业的第二天就关门了,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餐饮业,很多细节没有想到,PVC管道被高温烤得快要烧起来,为了安全考虑,关门重新整修了一番,使得有限的投入资金又增加了。而且,事后才知道这个地方过一个多月就要拆迁了!意味着没过多久,投入这么多精力开始的第一个店,留给收回成本时间只有一个多月。
在起名字时,也很有特点,在注册商标时,没有像其他餐饮经营者起那么俗气的名字,而是注册了一个很有特点的名字——“很久以前”,一个有些另类、个性的名字。宋吉后来表示,当“很久以前”这个商标顺利地注册下来之后,就预感到一定能够成功。
宋吉在当服务员的几年里,有时夜间也去兼职做DJ,每当看到舞池里人头攒动,场面酣畅,总在思考着如何把这种娱乐因子带入自己未来的创业项目中。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,“很久以前”变成了一家很另类的烤串店。营业时间从晚上开始,直到凌晨四点结束,这个营业时间,跟传统的夜店很像,“很久以前”也真的把烤串按着夜店的风格玩出了一场颠覆。如果被市区消费接受,“很久以前”正式走上主流,如果在租金成本高昂的市区实现盈利,意味着它的盈利能力进入一个高水平。“很久以前”第一家开往市区的门店开业——朝阳路店,再次大获成功。又一年之后,“很久以前”又进入新的阶段——跨区域连锁经营,走出北京,进入上海。为了做好体验,很久以前对食材要求也很高,这里的食材全部都是新鲜的,当天腌制,当天烧烤,保证了食物原来的味道。